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全市第一個揭牌的海河實驗室──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如何通過創新+智造+數據,讓中醫藥開出現代花。

位于天津中醫藥大學內的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位于我市靜海區團泊湖畔天津中醫藥大學主校區,于2021年10月正式掛牌成立。在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帶領下,依托天津中醫藥大學,整合天津市乃至全國中醫藥優勢資源,推動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連、深度對接,形成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努力建設天津版“國之重器”。
日前,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主要圍繞現代中藥研發模式與關鍵技術、現代中藥制劑關鍵技術、中藥先進制造成套技術研究與轉化、中藥臨床循證評價及證據轉化四個重點方向展開研究,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
實驗室堅持“四個面向”(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改造大藥、研究新藥、研制現代中藥,做到藥效物質相對清楚、作用機理相對明確、質量安全可控。
0
1
既做“從0到1”的科研創新
也注重“從1到N”的產業轉化
“‘從0到1’的創新性研究、‘從1到N’的轉化研究,都是實驗室的重點任務。”張伯禮表示。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揭牌以來,建立了中藥活性成分篩選、中藥智能制造、中藥臨床評價、證據轉化中心等多個平臺,采用“揭榜掛帥”“賽馬制”遴選一批重點項目,并通過專家評審,已自主立項項目20多個,其中多項新藥研發項目已于2022年啟動,眼下正在開展新一批研究項目遴選。同時,實驗室注重與信息技術的交叉融合,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等深度合作,通力打造三條中醫藥臨床證據生產線,獲批國家中醫藥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該實驗室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包括:與多家藥企在中藥創新制劑研究、中藥制劑工藝改良研究、中成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真實世界研究、中成藥智能制造及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構建等方面簽訂了多項技術開發合同;發揮中醫循證評價平臺優勢,開展奧密克戎感染患者證候學調查研究,明確奧密克戎病毒感染的癥候學特點,服務中醫藥臨床診療方案優化;研發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宣肺敗毒顆粒獲準上市,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信創海河實驗室聯合攻關,建成了抗新冠病毒中藥活性組分快速篩選系統,已經發現了系列活性組分,形成了戰略資源儲備。后續還將完成現代中藥清金益氣顆粒的新藥研發,推進立項項目研究。
與此同時,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打通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化的通道,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成功率和效率,引領實驗室高水平建設。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掛職副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現代中藥發現與制劑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志東研究員主要從事中藥新型給藥系統研究,在中藥組分納米制劑領域已經深耕了近20年??粗鞋F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在項目申報、管理、轉化方面的機制創新,劉志東便申報了一個改良性新藥的項目。這也是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首批自主立項的新藥研發項目之一。
“我申報的這個中藥新藥項目,是從中藥三七中提取有效成分,研發一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用凝膠?,F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在項目用人方面、績效分配方面都有很大的自主權,讓我們能夠更靈活地開展科研、更方便地攬才。”劉志東告訴記者,立項后,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技術路線,自主組建研究團隊,招募急需的藥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人才,并能借助組分中藥研究平臺的優勢,助力團隊研發。
由于臨床急需,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完成新藥臨床前研究后,劉志東選擇尋求企業合作,以技術入股的方式開展后續研究。“作為研發機構,我們亟需暢通科技成果與市場結合的渠道,盡快實現成果轉化,將精力投入更多新品種研發?,F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不僅提供了良好的研發平臺、較為寬松的科研環境,助力‘從0到1’的基礎研究,也給我們提供了充足的經費開展項目研究,為‘從1到N’的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提供資金保證。”劉志東說。
依托海河實驗室的品牌影響力,項目一發布就吸引了不少企業的目光。經過評估,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和天津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的一家醫藥企業簽署了科技成果轉讓協議,順利實現了成果轉化。眼下,劉志東正帶領團隊進行治療慢阻肺的肺部給藥制劑研究以及抗病毒的藥物研發,同時也在積極籌備第二批研究項目申報。
0
2
把傳統與大數據智慧結合
助力中醫藥守正創新
走進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穿過一樓展廳,就見到數名工作人員正在對“海河一號”和“海河二號”進行調試。
“我們自主研制了這兩臺設備,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也沒停過?,F在設備已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待近期全部完成后就投入使用。這對我們今后創新藥物的研發會發揮非常大的作用。”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主任助理、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王躍飛研究員跟記者說,針對中藥組分制備效率低及活性篩選通量不高的問題,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聯合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制了組分高通量制備設備(“海河一號”)和活性組分高通量篩選設備(“海河二號”),打造智能化中藥組分制備與評價關鍵技術平臺。
“過去,很多關鍵設備我們都得從國外進口?,F在,這樣先進的中藥生產設備我們可以自己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且符合中藥生產特點,能夠加快中藥現代化、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新藥。”張伯禮表示,“現代科技+中醫藥”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抓手,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正圍繞中藥組分高通量、規?;苽浜突钚栽u價,加快“海河”等系列關鍵技術裝備的投入使用,推進中藥組分量級提升,“這也是傳統中醫藥與大數據的智慧結合,可以大幅提高中藥組分制備與檢測評價的效率,助力中醫藥守正創新、走向世界。”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推進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整體目標是為了提質增效、節能減排,質量與效益兼顧,使傳統中藥產業實現技術升級和跨越。”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智能制造方向負責人、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制藥工程學院院長李正告訴記者,具體來說,其智能制造分成幾個方向:一是產品信息化,即搞清楚中藥本身都有哪些成分;二是過程信息化,比如中藥各種成分是怎么傳遞、如何變化、怎樣消失或生成、這中間的規律是什么、應該如何控制等;三是車間與工廠信息化,即把人員、設備、物料、環境、能源輔助系統等有機配合起來,在生產高質量藥品的同時,也保證其成本可控。
那么,如何做到上述這些呢?李正說,這里有幾個關鍵技術:一是智能檢測技術,即檢出藥品里面有什么;二是智能化建模技術,即基于機理模型和大數據描述制造中的載體(如機器人等)、制造過程(如加工過程中的力、熱、液等問題)和被加工對象等的一種建模技術;三是可實現中醫藥智能化生產的中藥制藥裝備,以及智能化的控制系統──例如基于數字孿生系統,我們能夠把像真空帶式干燥機這樣的設備控制得更好,能夠讓產品水分控制在其法定要求,同時又能讓能耗少、生產效率高,“這樣,從智能檢測、智能建模、智能裝備到智能化的控制系統,我們能夠知道中藥產品里面有什么、過程中如何變化、工廠運行如何更高效,從頭到尾心知肚明,并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
“海河一號”和“海河二號”讓不少人直觀感受到傳統中醫藥煥發的新生機。李正說,它們實現了高速組分中藥的制備和組分中藥活性的篩選,并通過實驗室自動化的實施提高研究的速度和質量,利于標準化,“例如‘海河二號’,能夠高效率地采集數據、分析數據、生成知識,以疾病為原點、以數據為橋梁、以知識為工具,通過智能的優化設計,助力新藥研發。”此外,通過這兩個智能篩選平臺背后的數據庫,賦能中藥的組分配伍規律解析,即弄明白哪些中藥組分通過何種方式結合起來能夠發揮出最優療效,更快地研制出有效的新藥來。
2023年中國品牌博覽會上,津藥達仁堂的清咽滴丸作為一款“明星產品”亮相。針對化學物質不清、作用機制不明等問題,津藥達仁堂與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合作,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解讀中醫藥的機理,為其功能主治提供科學解析。
“說清楚、講明白中藥為什么有效,其實這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主任助理王躍飛表示,中醫藥并非只能固守傳統中醫藥的方法,要在守住中醫藥的精華、基礎理論、配伍原則同時,不斷將現代技術為我所用,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
“對我們科研人員來說,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提供了一個可與企業對接的大平臺,能深入企業一線,了解企業需要哪些技術、服務等,從而借助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這一平臺,把資源、技術快速推廣應用到企業中去,切實解決企業的問題。”李正說,目前,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已直接面向包括天津在內的國內醫藥企業需求展開研究,緊密對接企業、直接服務產業發展。
0
3
人才“打通”用
提速原創成果產業化孵育
在中醫藥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傳承和創新都離不開人才。
按照規劃,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確定了4個前沿研究方向,每個方向都需要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在進行人才團隊建設中,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完善評價考核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走出了一條具有示范借鑒意義的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之路。
之前任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的王躍飛,就是作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在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揭牌成立后被任命為該實驗室的主任助理,全面協助實驗室主任開展工作的。身兼數職的王躍飛未丟下科研,眼下他手頭還有關于中藥活性物質篩選和中藥質量控制研究的幾個項目同時推進研究。
“天津中醫藥大學作為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承建單位,全方位、立體化提供了組織保障,多措并舉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王躍飛說,經張伯禮院士提議,在市科技局、市教委、天津中醫藥大學支持下,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大學—海河實驗室”人員雙聘制度,在全校廣發“英雄帖”,遴選4名海河實驗室掛職副主任,充分發揮大學高水平人才的優勢,實現了大學和海河實驗室人才“打通”用,雙聘管理人員的工作履歷互認。在雙聘期間,像劉志東、常艷旭這樣的學科帶頭人可以自主分配時間,兼顧實驗室科研任務和大學的教學工作。
“去年年底,我們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3名掛職副主任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22年青年岐黃學者培養項目人選名單,大家不但自己的學術有發展、研究有突破,而且管理做得也很好,在實驗室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王躍飛說。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的用人體制機制比較活,能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迸發,這是它一大特點。像人才‘打通’用,有利于整合人才團隊干事創新,實行成果、貢獻導向下的績效分配制度,鼓勵更多優秀、有為的人才支持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的建設。”張伯禮對此表示。
新博士后薪酬制度,吸引優秀人才?,F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積極申報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并獲批設立,并與天津中醫藥大學聯合發布4個重點研究方向共30余名博士后招聘計劃,海河實驗室與大學在博士后薪資待遇、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全方面支持,10余名優秀博士后成功應聘。
人才引育的機制創新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儲備了優秀人才。截至目前,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已經有各類管理和研發人員95人,形成了10余支創新團隊,成為推動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發展的主力軍。
此外,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培育孵化科技型企業,助力天津市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已孵化2家企業,落地天津中醫藥大學科技園。天津中醫藥大學科技園成立運行,加上天津新的夢想之地──天開高教科創園,作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重要平臺,將助力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原創成果產業化孵育、重大科研成果轉化推廣。
日前召開的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承辦的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以及近期多場行業專項會議傳遞一個重要信息:創新驅動、智造驅動、數據驅動是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強大支持和不竭動力。
“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推動了醫學模式的轉變,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更加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和中醫藥的實踐特點及價值觀相契合。人工智能、遠程醫療、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助推了中醫藥的發展。未來,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根據新的產業需求和科技發展需要,加快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傳統中藥制造技術升級,跨領域、跨行業整合多學科資源,繼續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談到天津中醫藥產業未來的發展,王躍飛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