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如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更好吸引人才?如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科技資源整合?如何加速推進產研對接、承接香港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在《南沙方案》滿一周年之際,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下稱:南方財經)專訪了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主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錢培元。
創新與國際接軌的人才體系
南方財經:《南沙方案》指出要將南沙打造成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你是如何理解南沙這一定位的?南沙具備什么樣的優勢?
錢培元:這為南沙可持續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前提條件,將有助于南沙聚集國內外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凝聚高水平科技創新資源,為今后南沙攻克海洋科技難關、掌握海洋科技前沿技術積蓄了力量。
這是南沙的第一個優勢,也是它最大的優勢?!赌仙撤桨浮穼δ仙车囊巹濗w現了國家的決心和承諾,為南沙發展提供了一筆寶貴的“啟動資源”。
南沙的第二個優勢在于它的區位優勢。一方面,南沙正處在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同廣州中心城區、深圳、珠海距離相近,往來通達,有利于各方資源的交流、匯集;另一方面,南沙是廣州唯一的、名副其實的濱海區,為海洋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
第三個優勢是南沙已有的較好的產業基礎,這也為它同香港合作提供了互補優勢。
第四個優勢是南沙的雄厚的發展潛力。相比于周邊地區,南沙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有巨大的騰挪空間和待開發資源。
最后是地方政府給予了南沙源源不斷的政策優勢,為南沙進一步吸引港澳高端人才和境外人才創造了條件。
南方財經:作為一名香港海洋科學家,你認為港澳科研人員最關心什么、最希望解決什么?未來,在人才政策方面,南沙還有哪些需要補足之處?
錢培元:目前,人才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廣泛認識。沒有一流的人才,就做不成一流的創新科技。我個人認為,港澳科研人員最關心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研究環境,這包括研究經費和人才管理政策。只有研究經費支持跟得上,并打通科研經費使用和跨境流動的壁壘,科技創新的后勁才會足。此外,在人才管理方面,引進人才時不能只看各種評選稱號,那樣會對海外學者回內地的工作造成阻礙,因此在人才引進時人才評價體系要更加國際化。
其次是待遇和生活環境?!赌仙撤桨浮芬蔡岢鲆獎撔氯瞬耪唧w系,在人才引進、股權激勵、技術入股、職稱評審、職業資格認可、子女教育、商業醫療保險等方面取得突破,如果這些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將對港澳人才有很強的吸引力。
最后是研究文化。南沙必須建立健康的創新研究文化,完善內地與港澳科學家的合作交流機制,因為充分的科學交流和頭腦風暴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汲取新的知識,從而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南沙方案》出臺后,各種資源進一步在南沙聚集,為年輕的海洋科技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但是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會導致區域內對海洋科技人才的爭奪更為激烈。在此情況之下,還要尋找合理方式防止內耗,推動合作共贏。
建議在南沙成立香港海洋科技研發和孵化中心
南方財經:你認為廣州和香港要如何在海洋科技創新方面進行協同互補?廣州海洋實驗室在其中將承擔哪些功能?香港分部又將扮演什么角色?
錢培元:香港和廣州的優勢互補性十分明顯。就香港來說,首先,香港高水平高校較為密集,國際一流的科技人才較多;其次,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能為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最后,作為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香港的研究環境和營商環境也更國際化,能夠充當內地與國際交流、對接的平臺。
而廣州的優勢在于腹地廣闊,產業鏈完整。因此,如果能夠加強雙方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和資本的優勢,利用廣州的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大灣區在建設成為海洋科技創新研究基地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方面將大有可為。
廣州海洋實驗室要成為香港與內地產研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為中國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的領頭羊和主要基地。而香港分部則承載著為實驗室搭建國際合作窗口的使命,推動技術、人才引進來,項目、成果走出去。香港分部也可以協助實驗室組織一些國際交流活動。
南方財經: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有哪些亟待突破的難點、痛點?在海洋科技產研對接方面,廣州可以著手進行哪些探索?
錢培元:在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充分的交流與對接。過去,香港科研人員埋頭做研究,不清楚南沙需要什么方面的技術;而南沙也可能不清楚香港科研人員手中有哪些可以開發和產業化專利或科研成果。以我的研究為例,我們致力于研究新一代抗生素,也申請了專利,因此也希望能夠加強同內地機構的合作研發。
這就需要雙方進行更好的對話。這也與香港分部目前開展的工作不謀而合。香港分部正在組織一系列推動“政商產學研”一體化的峰會,以幫助香港海洋科技人才的科研成果轉化。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南沙的產業鏈、制造技術和空間資源,從而推動產學研多方面合作,這也是今后一段時間內香港分部要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此外,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南沙能夠成立一個香港海洋科技研發和孵化中心,政府多出臺一些扶持政策,并設立專項資金,讓香港海洋科技人才的專利在那里落地,實現產業化。
大灣區應制定完整的區域環境管理計劃
南方財經:在《南沙方案》提出的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方面,南沙和香港合作前景如何?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能夠給予什么樣的支持?
錢培元:海洋環境是一個整體,海水流起來的時候沒有邊界,因此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必須是一項整體工作。實際上,我已經向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大灣區必須制定完整的區域環境管理計劃,做到大灣區協調統籌布局,而不能各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海洋環境的安全恰好是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的重點研究方向,我們也有相關的科技成果可以為區域海洋治理提供支持。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海洋生態保護其實也涉及到海洋科技成果落地的問題。以海洋防污涂料為例,我有很多相關的國際專利,目前的研究成果也證明我們研制的海洋涂料是無毒無害的。而我國造船業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這也造就了一個巨大的海洋防污涂料的使用市場,但目前我國使用的涂料90%來自外資品牌,且其中大多有毒有害。因此,我也希望能夠盡快推動我們的成果產業化,不僅讓我們海洋環境友好的涂料產品打開國內和國際市場,也能更好保護海洋環境。